会员客服
有事点这里
有事点这里
欢迎访问铁岭帽山公墓官网!
您好: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论殡葬文化的内涵、形态和特征(一)

    殡葬文化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印记,它既反映了历史长河的不同历史层面,又突出反映着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内容。对它的研究,业界人士始终是孜孜不倦。目前,在殡葬文化的内涵和形态特征上,有不同的界定,但在衽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对殡葬文化的研究,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都极为重大。为此,作者在对殡葬文化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殡”和“葬”的具体研究中,对传统文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拓展了一个空间。殡葬文化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它的研究,在繁荣文化,建设新型的殡葬文化上,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是一定文化的表现形式。

    殡葬作为人类特有的对已失去自然生命的同类所采取的意味深长的告别活动,无疑其问也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内容,是一定文化的特定存在形态。死亡与出生同是对人类存在的自然生命现象的界定。如果说,出生的意义因为需要通过未来予以昭示因而具有不确定性,那么死亡的意义则因为依据着既往的活动来证明而厚重。因此,作为具体文化现象,围绕个体自然生命死亡而展开的殡葬活动,其文化内蕴是丰富而深刻的,体现了人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理解与把握。

一、殡葬文化的内涵

    汉文字中“文化”一词是由“人文化成”简化而来。《易经》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我国古代,“文化”是指人类对物质财富、道德修养、精神生活的创造成果。在外国,“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拉丁文cultmya,指人对自然界有目的的影响以及对人本身的培养训练。19世纪英国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的定义后。逐渐被人们接受。现在的“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语言、宗教、哲学、科学、艺术、技术、国家、政治、法律、手工业等,以及个人和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等。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影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阶级社会里,文化是有阶级性的。在阶级 消失之后,只要民族存在,文化仍然要体现民族性。

    殡葬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种分支,专指人在其自然生命终结及终结后回归自然时举行的系列活动所体现的文化品位。文化是人类存在所特有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当人的自然生命终结时,其所赖以骄傲的、与其自然属性互为表里的社会属性必然要获得充分的表现。虽然这种表现不是由失去自然生命的人,而是由与其有着特定历史关系的同类来完成,但是其本质意义是相同的。因此对人的自然生命终结后尚存留的躯体的处理活动,也就充分地体现着殡葬的本体意义,并且由个别上升到一般,构成对人类的认识从而进入哲学,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存在价值的肯定,这事实上构成了殡葬文化的核心。这个核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决定了整个殡葬活动凝重、压抑的气氛和与该活动相关的形式的单调、呆滞及所用物品色彩的阴冷基调,从而成为殡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殡葬文化是一种丰富而多样的具体存在,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与丧事活动相关的礼仪规范上。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作为我国古代一部文化哲学著作,对殡葬活动的礼仪就有明确、具体的记载与要求,并确认了这些规则所具有的文化的、伦理的、道德的意义与价值。如丧服制度在于通过不同的服饰以区别宗亲关系;居丧之礼在于尽哀,“且哀在其中形变之于外”;奔丧之礼、问丧之礼、丧事礼仪次序及祭祀之礼,核心在于通过丧事礼仪把失去亲人之痛提升为人的心性修养,进而养成孝亲敬老的良好品德。这样由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而来的殡葬礼仪就具有了更多的理性内容而成为一种文化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