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行为形态
殡葬文化需要通过人们的一系列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如一定的安葬方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海葬、悬棺葬等;一定的殡葬礼仪和葬后祭奠活动:初终、殡殓、出殡、埋葬、祭祀等。在这些行为中,有传统的或现代的,文明的或愚昧的,铺张浪费的或节俭的等。《礼记》中对奔丧到家时的面向方位、跪拜形式就是规则(理性)对情感制约下的行为,丧亲之痛必须化作符合规则规定的具体行动才具有文化的意义。某些殡葬行为,起初往往是个别行为,但是,当这些个别行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人们的共识从而达到理性时,便固化为制度成为镪度文化,在制度的规范下又使这些行为泛化。因此。殡葬行为文化从属于殡葬制度文化,直接受殡葬制度文化的制约。
上述殡葬文化的四种形态中,观念形态居于核心地位。人的情感、行为等是由思想支配的,殡葬观念支配,制约着殡葬文化的其他方面,殡葬文化的发展、变革也是从观念变革开始的。
三、殡葬文化的特征
殡葬文化有着多种形式和形态,不仅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之间存在着差别,即使同一民族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氛围之下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诚如俗语所云“三里改规矩,五里变风俗”,呈现出在同一本质属性支配下的多种变化和多种个别存在。尽管如此,但这种变化是有规律性的,这种个别是有共同特征的。殡葬文化的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
1.民族性
殡葬文化的民族性特征是由人的民族性决定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六个“共同”就决定了不同民族必然具有不同的殡葬文化,并决定了殡葬文化是随着民族的形成、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民族,其民族殡葬活动中的文化品位、文化特征也各不相同。如《周礼》、《礼记》中关于华夏民族以土葬为主的殡葬文化的描述,突出地表现出这个民族对血缘关系、等级观念、尊卑次序的高度重视,表现出华夏民族较早地进入农业文明时代,因而其观念中的崇高与神圣、其生命的价值总是与土地联系着。印度等国崇尚人死后升天,因而较早实行火化,取意于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超脱。可见,殡葬文化是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历史积淀的结果。
2.地域性
生活于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在殡葬文化上有不同表现,这当然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殡葬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但殡葬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主要是指同一民族生活于不同地域,其殡葬文化的形式与内容亦有相异之处。如中原汉族本盛行土葬,但《水浒传》写武大郎死后其尸被火化,而且实施这种火化的人具有一定的官方身份,类似于现在的火化场。书中写这一事件发生在阳谷县,虽然小说家之言未必太当真,然生活于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写出这样的细节,当有一定的真实依据。《宋史?礼志》载,河东(今山西地区)“地狭人众,虽至亲之丧,悉诣焚弃”。至于沿海居民,因特殊的生存条件缘故,因而多有实行海葬的。可见殡葬文化在不同地域会受到地理条件、生存条件的限制,从丽发生某些变化形成新的存在形态,这种新的形态,既能充分体现出殡葬文化的价值和属性,又便于在具有不同自然条件与人文基础的环境中推行。
3.延续性
殡葬文化的延续性首先是由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继承性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每个时期都形成了适应该时期需要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存在;同时这种存在都必然要同过去时代保持着联系而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性。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决定,并且还要与经济同步发展,同时它还是既往文化的合规律的现存方式。恰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类文明不是建立在空地上,而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殡葬文化,它在任何一个时代的存在状态,都是一定社会历史现象的合理延续。其次,意识形态的相对稳定性特征导致殡葬文化必然保持某些相对稳定的特征,并以此对社会发展包括文化发展产生影响。殡葬文化体现了文化的这一普遍性原则。生活于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人,其掩埋死者的活动已具有了某些文化意识,如在死者周围擞红色的铁矿粉等。原始社会时期,“昔帝尧之葬也,寂木为匮,葛蘸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殡”;禹葬会稽,“树不改其列,农不易亩”;周之文、武、旦三葬“皆无丘垅”。自周始,文明程度提高,文化活动空前发达,《周礼》、《礼记》对殡葬活动、礼仪规则的规范,进一步肯定了殡葬文化在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并使之获得了一个完整的存在形态,延续了2000多年之久。现在人们尚能看到的奢华、肃穆、宏大的明十三陵、清东西陵,都是古代最简陋的殡葬文化的继续和发展。